如何在砂石生产线上用硫酸法回收氰化物?
含氰废水在砂石生产线上可用不同方法将其中的氮化物有效地回收,硫酸法则是常用方法之一,其设备联系图如图6一12所示。
首先将含氰废水用蒸汽间接加热至25℃一30℃,然后经玻璃转子流量计送人棍合器与浓硫酸混合使之酸化(pH=2-3),酸化液扬送至分解塔,经塔内喷头均匀地喷布在塔内。为增加曝气效果,塔内装有填料,如聚氯乙烯点波薄板填料,与此同时从分解塔下方鼓人空气,使液体与空气呈逆流运动,于是经酸化分解出的氢氰气(HCN)被空气携带排出,经气水分离器脱出所含少量液体后从下部给人吸收塔(与分解塔构造一样),与上方喷洒下来的氢氧化钠(NaOH )溶液逆向流动,同时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氰化钠溶在碱液中,从塔下方排出流回碱贮槽。吸收塔上方逸出的气体,经另一气水分离器通过鼓风机返回分解塔形成气体闭路。含氰化钠的碱溶液循环吸收,直至其中氰化钠质量分数达到20%以上(此时减度不应小于1.5%)即可返回浸出系统,重新配制碱吸收液。
为提高氮的回收率.可进行二次或更多次分解一吸收循环。此法最终废水通常不能达到排放标准,还需用碱氛法进行处理后方可排放。
当废水中含有有回收价值的金属离子时,应在系统中加以考虑。如含铜高时,可在加热前先与浓硫酸混合,之后送人沉淀槽.使铜沉淀后再加热进人回收系统。
浓硫酸的添加通常都是用硫酸泵,将硫酸从贮酸槽中泵人压力为196kPa的酸罐,然后用压缩空气将压力罐中的酸连续均匀地压入混合器,以保证密闭、安全作业。
碱液一般是在搅拌楷中配成15%的氢氯化钠溶液备用。
硫酸法回收橄化物,当废水中含氰在500mg几以上时,回收率可达85%以上,不仅降低了氰化物的耗量,而且还节省了选矿设备中大量的处理费用,还可实现综合回收。
含硫化铜矿物的铜矿石焙烧时,应注意什么?
由于铜的氧化矿物易溶于稀硫酸,生成可溶性的硫酸铜,故可用稀硫酸浸出法有效回收。但氧化铜矿石中往往含有一定量的硫化铜矿物,如铜蓝、黄铜矿等,为了提高铜的浸出率,需将其氧化分解,通常采用焙烧的方法。焙烧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焙烧物料粒度。尽管粒度越细其表面积越大,一般可提高反应速度,但太细了杂质的活度往往增加更快,会造成酸耗大幅度增加,且给后续除杂、过滋带来不便。故物料粒度在保证铜浸出率的条件下不宜过细。有些实践证明,物料粉碎至-80目即可。
(2)焙烧温度。既要使铜矿物氧化,又要尽量控制杂质的转化,焙烧温度是很关键的。如铜蓝,在高于520℃时有强烈的氧化行为,同时在538℃ -550℃之间硫化铁也会分解,为了减少Fe2+转入溶液,焙烧温度应控制在520℃一530℃之间。
(3)搅拌和焙烧时间。焙烧时应不断搅拌,使矿粉最大程度地与空气接触,使之反应均匀、氧化完全,同时还可以加快反应速度,缩短焙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