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氯法处理砂石生产线上含氰废水时应注意什么?
碱氯法是砂石生产线在碱性溶液中利用次氯酸根的强氧化作用,将氰化物氧化成氰酸盐,以及进一步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氮的氰化物的消毒过程。所用药剂可以是漂白粉、液氯和次氯酸钠等。
在使用碱氯法处理含氰废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用液氯作氧化剂,氯瓶应置于有流动水通过的水槽中,以控制温度在15一20℃下,保证液氯有效气化及其水解产物次氯酸的稳定性。
(2)严格控制pH值。由于反应开始时pH值急剧下降,初期必须连续加碱。实践表明,在反应开始1--2min内.废水由强碱性(pH> 12)迅速变成酸性(pH= 5左右),所以必须及时检验调整pH使之在10之上,否则会有剧毒气体氯化氰(CNCI)逸出。
(3)药剂量应视废水中氰化物质量分数及杂质性质和含量而定。理论计算CN, Cl和CuO质量的比值为1:6.83:5.4,但实际废水中还存在大量其他还原性物质和大量的金属离子,所以实际氧化剂用量往往是理论计算量的1.5-2
倍,甚至更多,尤其用漂白粉作氧化剂时,考虑其有效氯的含量(往往只有20%--25%)及安全系数,其用肇要超过理论计算量的5-6倍。工业石灰质量差异更大,所以实际用觉相差也很大,往往是理论用量的3一4倍。
(4)反应时需鼓人空气进行搅拌,处理一段时间(一般为lh)后采样化验,达到排放标准,可将液体放人沉淀池进行沉淀,上清液外排,沉淀污泥转人干化场或进行过滤后进一步回收有用组分。若化验结果不合格,必须补加碱和氧化剂继续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
(5)近几年,在炭浆厂用液氛处理选矿设备中的含氛矿浆时,改变过去先调pH值再加液氯的做法,而是先将液抓与石灰乳在搅拌条件下反应,这样会有足够的碱中和氯分解产生的酸,生成稳定的次氯酸钙再与含氰矿浆接触反应,此过程易控制操作且能连续处理矿浆。
(6)当净化废液中余氯含量过高不能直接排放时,可继续延长反应时间,这种方法需要增加反应槽的容积。可以采用加人少量保险粉、大苏打或琉酸亚铁等还原剂均可起到除氯的作用。若条件允许时,可利用抓的杀菌作用.直接将净化废液排人生活污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