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工从砂石生产线的哪些方面通过观察泡沫来判断浮选效果?
浮选工从砂石生产线的哪些方面通过观察泡沫来判断浮选效果?
浮选操作最重要的一项技能是观察泡沫,并根据泡沫变化情况来判断浮选效果的好坏。有经验的浮选操作工人从观察砂石生产线中泡沫的表观现象的各种变化,就能判断出引起变化的原因,从而及时调整,以保证浮选过程在最优条件下进行。
浮选工能否正确地调节浮选药剂添加量、精矿刮出量和中矿循环量,首先取决于他对浮选泡沫外观好坏判断的正确程度,而观察、判断的能力主要是从不断的、认真的总结操作实践经验中获得。浮选泡沫的外观包括泡沫的虚实、大小、颜色、光泽、形状、厚薄、强度、流动性、音响等现象,这些现象主要是由泡沫表面附着的矿物种类、数量、粒度、颜色、光泽、密度、起泡剂用量多少等决定的。
泡沫的外观现象随浮选区域不同而不同.但特定的区域常有特定的现象。观察砂石生产线上泡沫情况应抓住几个有明显特征的、对精矿质量和回收率有主要影响的摘,主要有:最终精矿产出槽、作业的前几指、各加药槽及扫选尾部棺等。
矿化泡沫的“虚”与“实”反映了什么?
浮选厂操作工常把泡沫的虚(也称为空)与实(也称为结)作为矿化程度的反映因素。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多而密,叫做“实”,气泡表面附着的矿粒少而稀,叫做“虚”。浮选工总是希望看到粗选槽内的矿化泡沫要“实”,扫选尾部槽的矿化泡沫要“虚”(表面有用矿物极少,表现为仅附着一层矿泥而显出较透明的空泡)。
对选矿设备的同一作业点来说,泡沫“虚”、“实”的变化,也反映浮选情况的变化。原矿品位高,药剂用量适当,粗选头部的泡沫将是正常的“实”,如果抑制剂过量,而捕收剂过少,泡沫就会变“虚”。在有些矿物的浮选中,捕收剂、活化剂用量过大、抑制剂用量过少时.就会发生泡沫过于“实”的所谓“结板”现象.这对浮选是不利的。
矿化泡沫中气泡的大小与泡沫矿化的程度有什么关系?
泡沫中气泡的大小是浮选重要的表观特征之一。在选矿设备的生产现场中,浮选工凭经验调整选择适当的气泡尺寸,可以得到满意的矿化泡沫。不同的矿石、不同的浮选作业,泡沫气泡的大小各不相同。在一般硫化矿的浮选中,直径为8--10cm以上的气泡可看做大饱,直径为3一5cm的气泡可看做中泡.直径为1-2cm以下的气泡可看做小泡。
气泡的大小与气泡的矿化程度有关。气泡矿化程度良好时气泡大小中等,故粗选区和精选区常见中泡;气泡矿化较差时,容易兼并成大泡;气泡矿化过度时,会阻碍矿化气泡兼并,形成不正常的小泡;气泡矿化极差时,小泡虽然不断兼并形成大泡,但它经不起矿浆面波动等破坏因素的影响,容易破灭,所以扫选的尾部常见小饱。
浮选药剂是调整泡沫气泡尺寸的主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起泡刘用量愈大,气泡愈小;石灰用量愈大,气泡愈大;抑制利用量愈大,气泡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