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生产线上的中矿有哪些处理方法?
选矿设备浮选的最终产品是精矿和尾矿。但在浮选过程中总要产出一些中间产品,即精选的尾矿和扫选的梢矿.习惯上称为中矿。中矿处理方法根据其中连生体含量、有用矿物的可浮性以及对精矿质量的要求而定。常见的处理方案有以下四种:
(1)返回浮选前部适当的地点。此法可用于处理砂石生产线上主要由单体解离的矿粒组成的中矿,最常见的是循序返回,即选矿设备中后一作业的中矿返回到前一作业。当矿物可浮性一般,而又比较强调回收率时.多采用循序返回,这种情况下中矿经受再选的机会较少,可以避免损失。
如选矿设备中中矿可浮性较好,对精矿要求又高时,必须增加中矿再选次数,可采用中矿合一返回,即将中矿合并后返回到前部适当的作业。中矿合并以后,往往需浓缩,再进行返回。
中矿的返回形式往往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中矿返回地点由试验来决定。中矿返回的一般规律是,中矿应返回到矿物组成和可浮性及品位相近的作业中去。
(2)中旷再磨。对于连生体较多的中矿,需要再磨。再磨可单独进行,也可返回到第一段磨矿。当中矿中还有部分单体解离的矿粒时,可将其返回分级作业。当砂石生产线上中矿表面需要机械擦洗时,也可返回靡机。
(3)中矿单独浮选。有时中矿虽不呈连生体,但它的性质比较特殊,如浸染复杂,难浮矿粒多,含泥多等,可浮性与原矿差别大时,返回前面的作业都不太合适。在这种情况下,可将中矿单独浮选。
(4)其他方法处理。如果中矿用浮选法单独处理效果不好,可采用化学选矿方法来处理。
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混合浮选流程?
混合浮选流程是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常用的流程,它是先混合浮出全部有用矿物,然后再逐次将它们分离。这种流程适合于有用矿物品位比较低(脉石含量较多)和有用矿物呈集合体嵌布的多金属矿石。对这样的矿石采取这种流程,在经济上有许多优点,它可以在粗磨条件下,进行混合浮选后就能丢弃大量的脉石,使进人后续作业的矿从大为减少,尤其是降低了后续的磨矿作业费用。这就减少了设备投资,降低了电耗并节省了药剂用量及基建投资。
这种流程的缺点是,由于混合精矿表面都黏有捕收剂,且矿浆中存留有过剩的捕收剂.会给下一步分离带来困难。
对于有用矿物品位比较高,并呈粗粒嵌布的多金属矿石,不宜采用混合浮选,宜采用优先浮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