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选机的结构和操作因素
(1)电压
电压非常重要,能直接影响选矿设备的电选效果.以前国外采用的电压多为20kV左右,但从理论和实际中得出了结论:提高电压对分选效果有好处.矿粒获得电荷直接与场强有关,电压越高,从电晕极逸出的电子越多,越有利于分选,但也不能认为电压越高越好,因为各种矿物要求的分选电压不同,太低时,不能或难以有效分选;太高时,影响导体矿的回收率.
(2)电极结构及位置
电极结构是指电晕极根数和位登及偏极的大小等.最初,英国Sturtevcnt公司生产的电选机只有一根电晕极,后来发展为前而介绍的国产沪120 x 1500mm电选机的电极结构形式,并采用小的鼓筒直径.苏联及其它国家采用多根电晕极而无静电极,我国研制的DXJ型鼓简式电选机则采用多根电晕极与一根偏极相结合的电极结构,美国则采取两根静电极与电晕极结合而成的Carpco电极.电极结构的改进相应地改善了选矿效果.据试验和考查发现,单根电晕极与一根偏极选矿的回收率比较高,但精矿品位低,分选效率低.电晕极太多,只对提高精矿品位有好处,而对导体的回收率不利.电晕极与鼓筒相对位置以45。左右为宜.
极距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小极距所需的电压低,但在砂石生产线中难以实现,因为这很容易引起火花放电,影响选矿效果.采用60---80mm的极距,在较高的电压下,既不易引起火花放电,又能确保选矿效果.
(3)转速
鼓简转速也是影响电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也是人选物料通过电场区的时间因素.物料经过电场作用区的时间应多于0.1S,以使物料能获得足够的电荷,否则分选效率降低.转速还直接与人选物抖的粒度有关,物料粒度粗,要求转速慢;粒度细,要求转速快.这是因为粗粒级在慢转速时,通过电场所获得的电荷较多,对非导体,则能产生较大的镜象力,不易掉人导体接矿槽中.如转速太大,不论导体或非导体矿粒的离心力都会增大,致使非导体矿粒过早脱离鼓面,混杂于导体产品中.
对不同作业.转速也应有别.导体产品为精矿时,扫选作业宜用高转速,尽可能保证导体的回收率;精选作业为保证导体品位,宜用低转速.
(4)分矿板位置
分矿板的位置直接影响精矿质量和数量.因此,应根据作业要求,选择适当位置.如果对非导体矿要求很纯时,则应使鼓筒下第二分矿板向左倾斜,使中矿返回再选;反之如对导体要求很纯时,则第一分矿板应尽可能向右倾斜,使中矿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