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磁式磁选槽
内磁式磁选槽有两种,即圆塔形永磁磁系磁选槽和点阵形永磁磁系磁选槽.前者是60年代末开始采用的第一代永磁磁选槽,后者是1986年前后开始应用的改进型永磁磁选槽.
(1)圆塔形磁系磁选槽
该磁选机的磁选槽由槽体、磁系、拢矿圈、上升水管、排矿阀等构成.3m内磁式脱水槽的磁系由三圈铭铁氧体磁块堆成圆‘塔形”结构。内圈8落,每落30块,中圈16落.每落25块;外圈18落,每落20块,共1000块磁块.磁块规格为65x 85 x 20mm.三圈磁块的上下两极分别同极性.因此,塔形磁系上部磁通到达的范围很大.清洗水由槽体下部向上给人.水帽可使上升水分散并避免矿粒堵塞水管。
内磁式圆塔形磁系磁选槽的磁场特性是,靠近磁极面,磁场较高,约为0.07T (700G) ;靠近溢液堰,磁场很低,约为0.001T (10G);从磁极面至溢流堰磁场急剧降低,砂石生产线的槽内强磁性颗粒所受的磁力指向永磁体的磁极,但槽内大部分区域磁场磁力很弱.磁场的主要作用是使强磁性颗粒保持磁团聚状态.
内磁式圆塔形磁系磁选槽的分选原理与外磁式磁选槽基本相同.与电磁磁选槽相比的主要优点是节约铜线,不耗电能.主要缺点是,磁系占据一部分分选空问,甚至引起矿浆翻花,导致尾矿品位增高.
磁系:磁系为多磁极有序分散排列永磁磁系,简称点阵磁系,由内磁系和外磁系组成.内磁系分布在给矿筒内壁上,自下而上分四层配置,层间的距离为300mm,每一层有8个磁体,沿周边等距离配置,相邻两磁体的弧线距离约为350mm.外磁系分布在给矿筒与圆筒内壁之间,但离筒体内壁较近,约为125mm,离内磁体较远,约为325mm;自上而下,磁体也分四层配置,与内磁系相对应,但每层有24个磁体。沿周向等距离配置,相邻磁体的圆弧距离为202mm.内磁系用于磁化给料,为了不产生磁短路,给矿筒由非导磁玻璃钢制成.外磁系用于使磁铁矿团聚体保持磁团聚状态,为了加强筒体附近的磁场,降低溢流品位,外磁系离筒壁较近,且简体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场强分布为12---OkA / m。
槽体:槽体由下锥和上筒构成,用钢板卷成.下锥的锥角为90,锥高780mm,1800mm的筒体高度也为1800mm.整个分选高度比一般同规格锥形磁选槽的分选高度约高im.与锥形磁选槽相比,以长圆筒为主体的磁选槽的优点是,筒内上升流速均匀,并可避免矿浆翻花,这有利于提高沉砂品位和保持低溢流品位.
这种磁选槽配备了浓度自控系统,可将分选区域的矿浆浓度控制在30%-35%之间.分选原理与锥形磁选槽基本相同.在首钢迁安铁矿应用的效果是,配合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了分选粒度,与以往细磨细筛工艺流程相比,在不增加磨机容量和保持铁精矿品位及回收率相同的条件下,提高了生产能力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