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磁器
强磁性矿粒经过磁化后,要保留一定的剩磁,形成矿物颖粒的磁团聚。由于磁团聚现象的存在给某些作业带来困难,以致影响选矿设备指标。例如,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程时,一般一次磁选粗精矿在进人二次精选之前应进人二段磨矿作业进行细磨。由于粗精矿中存在的“磁团”或“磁链”给二次分级带来困难,一方面可能会造成分级粒度跑粗,另一方面会造成已经解离的细磁铁矿粒又进人二次磨矿机中,出现过磨和能耗过大,影响选别指标。近年来为了提高精矿品位;许多磁选厂采用了细筛技术,即将磁选精矿给人细筛,其筛上进行再磨,由于磁团聚的存在使小于筛孔的细拉级别留在筛上,这样影响了精矿的质量,也增加了磨矿机的负荷,产生过磨和浪费能源。
因此,在二次分级及细筛作业前必须采用脱磁设备进行脱磁,破坏磁团聚,以提高分级效率及细筛的筛分效率。
在应用强磁性物料作重介质进行选矿时,被磁选回收的重介质在重新使用之前也必须进行脱磁后才能继续使用。
常用的脱磁器的结构如图3-19所示,主要由非磁性材料的工作管道和套在它上面的塔形线圈组成。线圈通人某种频率的交流电,砂石生产线其工作原理是,在不同的外磁场作用下,强磁性矿物磁感应强度B(或者磁化强度J)和外磁场强度H形状相似而面积不等的磁滞回线的原理进行脱磁的。当脱磁器通人交流电后,在线圈(即管内)中心线方向时时变化,而大小逐渐变小的磁场。矿粉困过线圈时,其中心的磁性矿粒受到反复的脱磁,最后失去磁性如图3-20所示。
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资料介绍,脱磁器最大的磁场强度应为矿物矫顽磁力的5倍以上,可以得到较好的退磁效果。.对焙烧磁铁矿最大磁场强度应为68 kA/m(850 Oe)以上,对天然磁铁矿应为48 kA/m(600 Oe)以上。当采用50赫兹交流电时,应保证磁场反复变化12次以上,脱磁时间应大于0.24s.
脱磁器的应用,在我国至少也有5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之前,选矿厂的脱磁器都是采用低压工频电流直接向脱磁线圈供电,所以电流小,频率低,磁场低,造成脱磁效率不高。近年来,不少单位对研制新型高效率脱磁器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鞍钢某选矿厂采用本钢计控厂与本溪有线电厂共同研制的新型高效脱磁器,在磁选车间的新流程中进行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脱磁后旋流器的分级效率从38.74%提高到56.31%,滋流中一200目含量从74%提高到84%,其产率从31.82%提高到49.55%,脱磁后的细筛筛分效率也从21.6%提高到55.84%,筛下产品的品位也从61.91%提高到66.31%。技术考查和生产实践证明,某选矿厂所采用的中频脱磁器对提高分级设备的分级效率,细筛的筛分效率,保证整个流程的顺行,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