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检验
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验,内包括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加气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验收时,应提供实体检验记录,其检验结果是判定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合格的条件之一。
实体检验方案的制定
结构实体检验的具体部位和构件数量,应根据单位工程结构重要性,由监理与施工等各方共同选定。检验方案可列人施工组织设计内容,也可以单独编制。
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应留置同条件养护试件,其数量应根据混凝土工程量和重要性确定,不宜少于10组,且不应少于3组。考虑到基础部分同条件养护试件无实际意义,故不留置;主体结构中的现浇混凝土部分,则应留置试件。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主要是指显著影响结构承载力的梁、板类构件。各抽取构件数量2%,且不少于5件,当有悬挑构件时,其所占比例不宜小于50%。一般框架结构。至少应取主梁5根,测定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并至少取较大跨度板5块,测定其上层受力筋保护层;一般住宅,可取5根阳台悬挑梁,测定其根部主筋保护层,取5块较大跨度板,测定其上层纵向受力筋保护层。梁、板受力筋保护层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其实体检验允许偏差值,梁为x-10 mm、一7 mm,板为+8 mm、一5 mm.
2)试件保护和温度记录
同条件养护试件拆模后,应放置在现场靠近结构部位的适当位置,养护方法与结构实体相同。并对试件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如放人焊制的钢筋笼内并加锁,防止被碰撞损坏。
同条件养护试件在达到等效龄期时进行强度试验。等效龄期可取日平均温度逐日累计达到600 0C " d时所对应的龄期。0℃以下的龄期不计人,等效龄期不应小于14d,也不宜大于60d。每块同条件养护试件,均应单独设立温度记录台账,包括当天平均温度,逐日累计平均温度。当累计平均温度将至600 0C·d时,应将试件及时送检。
3)保护层控制与检测
钢筋保护层实体检验,检测误差为I mm,检验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在钢筋的加工、安装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控制,为了让选矿设备尽量避免因施工过程中偏差叠加而造成钢筋保护层实体检验不合格。
钢筋制作加工成型之前,保护层厚度应精确计算,核校箍筋尺寸,特别是主梁箍筋内净尺寸偏差,必须控制在士5 mm以内。隐蔽工程验收时,应对梁、板主筋保护层厚度进行重点实测抽查,其偏差值应严格控制在梁士5mm、板士3mm以内。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对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重点监控,如发生偏差,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2)梁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实体检验,可采用保护层厚度测定仪,也可采用局部破损即现场开槽检测法(仅凿除钢筋保护层)。开槽法检验操作简易、便捷,检测数据直观,宜优先采用。
(2)梁板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实体检验,可采用保护层厚度测定仪,也可采用局部破损即现场开槽检测法(仅凿除钢筋保护层)。开槽法检验操作简易、便捷,检测数据直观,宜优先采用。
梁底部主筋保护层检验,应先搭设好脚手架,一般选择跨中部位;梁上部主筋检验,可直接在现浇混凝土楼板上进行,但应避开梁柱节点钢筋密集部位,可选在离柱边Im左右。悬挑梁则选梁顶根部主筋,开槽宽度约20 mm,凿见主筋即可。每块板选上层主筋不少于6根,当凿出一根主筋后,可按板筋间距大致选点,进行点式开槽,这样可避免凿长槽。开槽后量测保护层厚度时,施工、监理应同时在场,并进行现场实例见证。对每根钢筋均有代表性地测量一个点。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完毕,经清扫干净、湿润后,及时用1,2水泥砂浆修补,并加强养护,以确保新旧块体结合良好。
4)检验结果的合格判定等效龄期试件强度的判定当试件数量在10组以下时,应按非统计方法评定,即平均强度必须达到1. 15倍设计强度,同时最小一组试件强度应达到0. 95倍设计强度;若等效龄期试件在10组及其以上时,则可按统计方法判定。
(2)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的判定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分另Ij进行判定,合格点率均应)90%,且最大偏差值小于1. 5倍允许偏差值,如检测合格率<90%但>80%时,允许再抽取相同数量的构件进行检验,两次总计合格点率)90%时,仍可判为合格。
(3)当未能取得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混凝土等效龄期试件强度不合格,或梁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不合格时,则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机构,按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