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试件成型方法
混凝土及砂浆试件的强度评定是反映单位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重要依据,相应规范规定了对加气混凝土模具及砂浆强度的评定方法。但在施工现场却经常会见到不规范的试件成型方法,直接影响了单位工程质量的综合评定。
1)存在问题
(1)施工现场试件成型大多采用人工捣实的方法。不少现场人工捣实成型时常开“小灶”,不是随机取样而是另外拌制,或随机取样后再添加水泥和大石子拌、捣,致使试验结果无效,试件毫无意义。
(2)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或随意添加的水泥、大石子量无控制,使一组试件中单个试件间的强度值相差较大,超过了规定值,使该组试件无效。
(3)批混凝土试件,虽然单组的强度值均满足强度标准值,但组与组之间的强度值离散性较大,按照规定用统计方法评定时,该批试件为不合格。
(4)砂浆试件制作及养护方法不正确,如不管砂浆用途如何均有底试模,插捣次数都是25次,养护条件也不分砂浆品种,均为(20士3)℃和相对湿度600o-800o,致使试件强度不足,因此选矿设备不能正确反映真实强度。
2)原因分析
(1)取样人员不了解取样方法及标准,未按操作要求去做,取样时随意性很大,甚至随意加大水泥用量或添加大石子,造成试件的强度值离散性增大,直接影响了评判结果。这里举例说明不按规范和正确操作方法制作试件的后果。
例1:某小区一多层住宅浇筑圈梁混凝土时,制作了一组试件,其单件抗压强度值(MPa)分别为24. 6,29. 2,20. 4,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单从数值上看,该组试件的三个强度值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实际上该组试件的试验结果是无效的,不能作为圈梁混凝土强度评定的依据.因为按照评定标准,一组试件中,如果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以中间值作为强度评定值;如果最大值及最小值之间的差值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该组试件试验结果无效。本例中试件的最大值为29. 2 MPa,最小值为20. 4 MPa,与中间值24. 6 MPa的差值均超过了中间值的15%,故试验结果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