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量增加引起的其他质量问题
混凝土浇筑面出现裂缝
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实际加水量超出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的用水量,水灰比过大,而且环境气温高,混凝土浇筑后初凝阶段,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和水分急剧蒸发现象,引起失水收缩。在加气混凝土终凝之前,骨料和胶合料之间也产生不均匀的沉缩变形。水灰比越大,则这两类变形也越大。失水收缩引起的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面(如顶板、梁浇筑面),特别在养护不良的部位(该裂缝为无规则表而裂缝)。沉缩变形引起的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面侧面(如墙体水平裂缝),这些裂缝往往沿钢筋分布。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流浆、离析现象混凝土搅拌过程中,用水量严重超标,水灰比过大,造成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不良。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水泥浆体与骨料分离,造成流浆、离析现象。
混凝土养护的重要性混凝上的养护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需要定量的化学结合水、物理一化学结合水、物理结合水,这三种水的总量即为混凝土的用水量。配合比设计用水量已基本保证。混凝土是一种疏松多孔的混合物,新拌混凝土中存在着大量均匀分布的毛细孔,其中充满水,使水泥进一步进行水化作用。因毛细孔是相通的,如外界环境湿度低,毛细孔水会向外界蒸发,减少了水化反应的用水量,使水泥水化作用不能充分进行,降低了混凝土强度。如果外界环境湿度大或继续放在水中,则减少了用水量的损失,甚至可以补给水化作用水。混凝土强度就能不断提高。
在混凝土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混凝土养护机理的了解,对养护工序常常不够重视,出现养护不及时.养护湿度不够,养护时间短等情况。尤其在多风、干旱、气温较高的条件下,如不能及时、正确地养护,将影响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做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用水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选矿设备应充分认识水的作用,控制好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用水量的每一个环节.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按照工程设计混凝土的强度,在保证施工所需流动性的条件下,综合考虑水泥、砂石的性能,确定水灰比,科学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2)在混凝土计量过程中,应将水计量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准确测定砂石含水率,并依据含水率对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做出相应调整。坚决制止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施工方便擅自调整用水量的错误做法。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按规定准确测定混凝土坍落度,及时发现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4)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普通混凝土一般在浇筑后12 d开始养护,养护方法应按照混凝土构件的形状和位置以及外部环境科学确定。采用浇水养护的混凝土,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x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养护时问不应少于7d。对有防水及高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要延长养护时间,不能少于14 do